实盘配资查询 长津湖开战第7天,金日成见毛主席,称:朝鲜军指挥权也交彭德怀
油价走低,也带动美国能源股全线下跌,标普500能源指数一度跌超2.3%,创下自2月份以来的最低点。埃克森美孚跌3.65%,斯伦贝谢跌2%,康菲石油跌1.52%,雪佛龙跌1.48%,西方石油跌1.1%。
2024年我国企业规模成长迅速,中国500强入围门槛逐年提升。入围门槛实现22连升,达473.81亿元,提升3.83亿元。中国500强企业中,国有企业为256家,民营企业数量为244家,与上年情况一致。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1996年12月,67岁的迟浩田上将,出访过一次美国。听说他参加过抗美援朝,美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上将,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:
我父亲告诉我,打了一辈子仗,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部队。
两国上将友好交流,为何查尔斯会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?原因很简单:他的父亲是原美军陆战一师的一位副师长。
几十年过去了,长津湖一战,仍是美陆战一师的“噩梦”,可见其影响力有多大!
事实上,长津湖战役对世界的影响,早在战役的过程中,就已经凸显出来了。美国方面的杜鲁门总统、中国台湾方面的蒋介石,都急了:
杜鲁门急了。他在战役打响的第3天,也就是11月30日,在美国本土接受了一次访问。当记者问他美国是否会使用原子弹时,他非常直接地默认了。
蒋介石也急了。同样是在战役打响后的第3天,一直渴望帮美国人的老蒋,在中国台湾清点各种战备物资,3万多兵力也早已完成集结。
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。美国人没敢扔原子弹,蒋介石的兵也并没有踏入朝鲜一步。
以上,是长津湖战役打响后敌人的反应。而和咱们站在同一战线的朝鲜方面,也一样有所行动:
在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7天,也就是1950年12月3日,金日成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。这一次,他非常真诚地表示:朝鲜人民军的指挥权也交给彭德怀。
自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后,彭德怀和朝鲜方面就总指挥权的问题,在非常友好的情况下,曾有过数次讨论。这一切,到底是怎么发生的?最后金日成为何会交权?本期,笔者要跟大家说的,就是这段尘封往事。
一切,要从1950年10月的那两封电报开始说起。
一:两封急信后的毛主席和彭德怀
1950年10月,当全国人民都在欢庆建国一周年之际,毛主席收到了两封十万火急的信:一封来自斯大林,一封来自金日成。
斯大林的信,写得非常客气。他以商量的语气,询问毛主席是否愿意出兵朝鲜。在信中,他特意强调:最后按中国同志的意见来定,丝毫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。
而金日成的信,则写得非常直接、也非常迫切。他在信中表示: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,援助我军作战!
从拿到这两封信的那一刻起,毛主席就注定要陷入艰难的抉择中。
此后,毛主席了解过很多人的意见。他和周总理、刘少奇、朱老总开过会,甚至还点过将。
最开始,毛主席点的将是“战神”粟裕,但当时粟裕身体极差,在青岛休养。后来,他也点过林彪,遗憾的是对方并没有担起此重。最后,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毛主席还是认为彭德怀将军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10月4日下午4时左右,彭德怀的飞机落在了北京西郊机场。在此之前,他并不知道毛主席让他来干什么,他正忙着在大西北搞建设。
第二天,彭德怀和毛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,有过一次著名的谈话。正是这次谈话,决定了太多事情。
毛主席没有回避困难,他直接告诉彭老总:“我们有些同志,只看眼前,看不到将来,更有人被美军的飞机、大炮吓破了胆!”
随后,彭老总在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后表示:说:“主席,我这个人的脾气你很了解,我服从中央的决定!”
一件关乎新中国和朝鲜两国的大事,就这样敲定下来。
接下来,从10月5日在毛主席面前接下任务,到10月19日入朝,彭老总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。
他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,一次次视察东北兵工厂的情况。韩先楚、洪学智、解方将军,在他的号召下,也都纷纷各司其职。这一切,是长期被很多人忽视的。
同时,毛主席也派周总理亲自前往苏联,跟斯大林确认苏联空军出兵的事。遗憾的是,见面后斯大林却在这一问题上犹豫了,他表示愿意给一些装备支持,但空军方面尚未准备好。
很显然,此时的斯大林是有各种顾虑的。这一情况很快就传到了毛主席和彭德怀耳朵里,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:即使没有空中力量,中国也必须出兵。
二:彭德怀的坚持
志愿军入朝后,朝鲜人民是非常友好的。在后勤方面,朝鲜方面也提出:所有柴草一律由朝鲜当地政府采购。
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,对于贫穷得很的朝鲜人民来说,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。很多老百姓看到志愿军来了,真的把自家门板卸下来当军需品的。这,就是中朝人民的友谊。
然而,这种肉眼可见的友好氛围,并不意味着一开始朝鲜人民军会愿意交出指挥权。关于指挥权的问题,金日成一直有自己的考虑。
一开始,他的想法比较简单:就是希望中国能出些兵,帮上朝鲜人民军一阵子。既然只是帮上一阵子,那么在他看来:军队的总指挥权当然应该交给朝鲜方面。
后来,当金日成意识到中国准备了几十万部队入朝,光是先头部队就达到了26万时,他明白:这不是朝鲜人能指挥得动的。于是,他也不便说什么。
此后,他的决定是: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,我们各自为阵。
站在他的角度,这样的决定似乎挺合理的。但真的打起来后,却遇到了很多本可避免的问题。
比如:因为语言不通,我志愿军39军在博川围攻美军第24师时,本来一切尽在我方掌握之中,但却遭到了朝鲜人民军坦克的攻击。
当然,这批路过的朝鲜人民军并非有意,只是由于中朝两军未统一调度,他们不清楚情况而已。最后,由于这样的“乌龙”,居然让美军逃脱了。
对于这样的情况,作为司令员的彭德怀当然都看在眼里。他之所以坚持紧握兵权,无非几个原因:
其一,志愿军入朝前,朝鲜人民军确实被打得很惨
朝鲜人民军,确实是一支有血性的军队,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。
他们敢打敢拼,非常团结,涌现出了非常多的民族英雄。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,他们甚至一度打到南朝鲜的首府,将南朝鲜主力困死在釜山一带的山区里。如果照当时的事态发展,朝鲜人民几乎是胜利在望的。
遗憾的是,自美国及其“小弟”参战后,朝鲜人民军主力就受到了重击。整整10万大军,打到后面仅剩下几万残军,连部队建制也基本被打散了。除此之外,其重型武器也基本被打得差不多了。
事已至此,金日成不得不在1950年9月23日,命令人民军全线撤退。早前辛辛苦苦打下的所有阵地,也不得不全部交回到南朝鲜手中。
此时的麦克阿瑟正是春风得意时,自然不会放过人民军。可怜的人民军残部被打散后,多数都不得不躲入山区,靠打游击坚持战斗。
再这样下去,朝鲜面临的将会是“亡国”之痛;而对我国而言,东北地区此后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。
我志愿军入朝后,曾一度很难见到朝鲜人民军的影子。战场上,只看到美军的战机和坦克对着山里不断轰炸。至于人民军最后还剩下多少人,美国人自己都不太清楚。
彭德怀坚持指挥权的第二个理由,是他入朝后,很快就意识到:人民军内部确实存在的一些问题。
入朝后,细心的彭老总一直在细心地观察着。他很快发现了一些情况,比如:
因为兵力紧缺,当时朝鲜16岁到45岁的男子几乎全部征调入伍。
这就意味着普通家庭的老百姓失去主要劳动力,一般群众连吃饭都成问题。虽然这是被逼得没办法的不得已为之,但如果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,那朝鲜将来会遇到很大问题。
同时,朝鲜的部队将领的军事指挥员,在军事经验和军事思维方式上,都存在一些问题。彭老总说话比较直,他曾在电报中称他们:军事指挥异常幼稚。
彭老总这话当然不是乱说。
事实上,朝鲜多数将领的军事理论知识,都是在苏联和中国取经回去的。回国后,他们也历经了战火的考验,但有一点是他们欠缺的;缺少大兵团作战的经验。
在二战时期,朝鲜人民军主要执行的是对日游击作战,基本上就是小分队自主作战的模式。这种模式对付南朝鲜还没多大问题,但此次,他们面对的是多国联军。而我志愿军不同,经历解放战争后,我军将领多数都有大兵团作战经验。
就冲着以上两点,彭老总对于指挥权的问题,只能对朝鲜方面表态:“我要对中朝人民,对几十万士兵负责啊!”
是的。彭老总一向大气,在朝鲜兄弟面前,别的事都能让,都能不争。但在这件事上,他是怎么也不能、不敢“大方”!
三:金日成的坚持
毫无疑问,金日成之所以不愿意交出指挥权,是出于民族感情的考虑。
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,要他轻轻松松把指挥权交出去,在感情上自然是不太能接受的。对于这一点,毛主席和周总理是非常理解的。
这种理解,体现在以下细节上:
志愿军入朝后,金日成希望能向朝鲜全国人民公布这一好消息,以达到鼓舞士气的目的。为了配合他们宣传,11月7日毛主席特意回复他:
你在演说中可以提到“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在朝鲜人民军统一指挥下,配合人民军反抗侵略者”……
这样说,确实已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诚意,给足了尊重。
但在实际行动上,毛主席则多次建议金日成:请你尽快跟我彭德怀司令员见面,讨论两军联合作战的事宜。
所谓“两军联合作战”,指的是两军不要各设司令部,要接受统一指挥。对于这一点,彭德怀一直在积极争取。
早前,朝鲜人民军第6师的6200多人,在战役中与我志愿军第125师实现了会合。彭老总认为:既然你们人都来了,就留在我方跟我们一起协同作战吧!也能保存点实力!
但金日成听到这一消息后,却坚决调走这6200人。像这样的情况,不止一次发生。
事情到了这一步,再发展下去只能让亲者痛、仇者快。思来想去,毛主席便想到让第三方来调和一下矛盾。
于是,在1950年11月13日,毛主席特意给斯大林去了一封电报,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跟斯大林说了一下,他表示:
希望金日成同志和什特科夫同志能常驻前方,并由金日成、什特科夫、彭德怀组成三人小组,负责决定军事政策,包括建军、作战、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以及与作战有关的许多现行政策,求得彼此意见一致,以利战争进行。
高瞻远瞩的毛主席,始终是尊重金日成和朝鲜人民的感情的。他的建议并非直接夺下人民军的指挥权,而是希望成立一个3人小组。
斯大林何等聪明的人,他自然很快就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。作为老大哥的他在接到电报后,迅速回电:完全赞同由中国同志来统一指挥。
斯大林给出这样的说法,是因为他对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是非常了解的。他曾在多个场合里表达过对中国陆军的钦佩。
三:金日成最终同意了
如今很多人认为,金日成之所以最后会同意交权,完完全全是因为斯大林的建议,没有其它任何因素。这样的看法,显然是站不住脚的。
毕竟,斯大林给出建议是在11月中旬,而金日成最后同意却是在12月3日。在这期间的半个多月时间里,毛主席并未再给金日成施加任何压力,只是静待他自己转变态度。毕竟,这个事勉强不得,还是要他自己想通、想明白。
金日成是一个成熟的朝鲜领袖,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多月的时间里,他显然需要观察志愿军在战场上的成绩。
那么,从11月中旬到12月3日,志愿军在战场上都做了些什么?让他最终下定决心呢?
11月5日,志愿军结束第一次战役,粉碎了美国人在感恩节前全线占领朝鲜的计划。仅两天后,第二次战役打响。
11月24日,“五星上将”麦克阿瑟仍然信心满满,他对麾下的一名少将说:
我已经向第24师小伙子们的妻子和母亲们打了保票,小伙子们将在圣诞节回国……
一时间,美国国内及欧洲各大报纸上,都登满了他叼着大烟斗的照片。不夸张地说,美国不少狂傲之徒已经在准备庆祝胜利的香槟了。
只是,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,这一次他们又输了。
中国人从来都是低调的,中国军人从来不愿和对手在那些华而不实的地方争一时长短。这是咱们一贯的风格,也是咱们跟美军不一样的地方。
于是,就在美国人自吹自擂时,我志愿军10万大军已经秘密藏身于山地和丛林中了。
从11月27日开始,号称王牌的美陆军一师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奇袭。他们甚至还不明白兵从何来,就被分割成了几块。
11月30日,美军“北极熊团”团旗,被我志愿军中一名叫张积庆的班长缴获。张班长甚至没有多想,直接把它当成包袱皮。
到12月3日,美陆军一师除了逃跑,再无任何反手之力。
金日成,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交出指挥权的。12月3日当天,也就是长津湖战役打响7天后,他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。这位一度非常倔强的朝鲜领导人,非常诚恳地表示:
斯大林有电报指示中朝军队应统一指挥,志愿军有经验,应由中国同志为正职,朝鲜同志为副职,朝鲜劳动党政治局会议对此已同意。
金日成这番话有两个重点:
其一,他确实是受到斯大林建议的影响,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。
其二,他特意强调“志愿军有经验”,这是志愿军用实力获得的认可。毕竟,同样是面对美军,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表现分别如何,他自己心知肚明。
至此,一切如毛主席所愿,中朝成立联合司令部。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任政委,朝鲜方则派出金雄为副司令,朴一禹为副政委。
和毛主席谈妥后,金日成回到朝鲜,于12月7日见到了彭德怀司令。早前的种种讨论,在此时也都全部化解。
金日成非常真诚地向彭德怀保证:“今后不再直接干预军事指挥”。当然,彭德怀也肯定了朝鲜人民军的勇敢与顽强。此后,朝鲜人民军在统一指挥下打得非常勇猛,这一 点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。
尾声:
金日成的选择是明智的,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。抗美援朝结束后,他对于中国人民的感激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。每一次他到中国访问,都是感谢、感谢、再感谢。
朝鲜人民自然也是一样,他们为牺牲的志愿军盖了最好的纪念陵园。志愿军撤离时,无数朝鲜人民夹道相送。不少朝鲜大娘抓着我军年轻战士的手,不愿他们离开。
经此一战实盘配资查询,中朝友谊至今不曾改变,美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,全世界都不敢再小看中国。